2025年SiC市场趋势:技术突破、价格战与产业洗牌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凭借其高击穿场强、高导热性和高耐温性,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5G通信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024年,国内SiC衬底和外延市场经历了价格剧烈波动与产能大幅扩张,尤其是6英寸SiC衬底价格已逼近成本线,而8英寸技术的突破也在加速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下跌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国产供应商的竞争加剧也加速了价格下降。
展望2025年,SiC市场将迎来行业洗牌,技术实力、资金储备以及产业链协同能力将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随着价格趋于稳定,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更成熟的竞争格局。

PART 1:SiC外延与衬底市场现状及扩产速度
SiC衬底与外延技术:SiC器件的核心环节
SiC衬底是外延生长的基础,而外延层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器件的关键性能,如耐压能力和缺陷密度。截至2024年3月,国内SiC外延片的年产能已接近200万片,未来规划总产能更是突破700万片,展现出强劲的产业化趋势。

6英寸衬底仍为市场主流,8英寸技术加速推进
- 6英寸衬底价格大幅下降
2024年底,国内6英寸SiC MOS衬底价格已降至2500-2800元,全年降幅超40%,接近成本线。但天岳先进凭借技术优势,国内售价仍维持在2800-3000元,出口价格更是稳定在3000元以上。 - 8英寸衬底产能逐步释放
国内厂商天岳先进、晶盛机电等企业已实现技术突破,2025年月产能预计达到1万-1.5万片。不过,均匀性和良率仍与6英寸有一定差距,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6英寸衬底。预计未来三年内,6英寸衬底仍将保持市场竞争力。
外延市场快速成长,CVD工艺占主导地位
- 主流外延技术
当前,化学气相沉积(CVD)依旧是最成熟的外延工艺。国内厂商瀚天天成、天域半导体等已实现6英寸和8英寸外延片量产。 - 外延层决定器件性能
如1200V SiC器件需要10-15μm外延层,而15000V超高压器件则需要145μm以上的外延层。 - 技术瓶颈
微管(Micropipe)、基面位错(BPD)等缺陷仍是影响器件良率的关键问题,是目前行业攻关的重点方向。 - 设备国产化加速
晶盛机电、北方华创等国产设备厂商正在逐步打破国际巨头Aixtron和LPE的垄断,推动设备国产化率的提升。
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动SiC需求增长
- SiC功率模块价格大幅下降
国际厂商的6并碳化硅模块价格已降至2000元以内,国产厂商甚至可低至1500元,加速了SiC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 - 地方政府和资本助推产业扩张
随着各地政府和投资机构的积极布局,SiC产能扩张进入高峰期,但也带来了市场供给过剩的风险。
预计2025年SiC市场将进入淘汰赛阶段,中小企业因资金和技术实力不足或将被市场淘汰,而具备完整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企业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PART 2:SiC衬底与模块价格下降的驱动力
1. 下游需求推动SiC价格下降
- 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
SiC器件成本敏感度高,随着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车企大规模采购SiC模块,促使供应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 光伏与储能市场崛起
SiC器件的高耐温、高效率特性使其在新能源应用中不可替代。随着“双碳”政策推进,光伏装机量和储能需求激增,SiC衬底与外延片的需求同步增长,推动价格下降。
2. 国产供应商竞争加剧,价格战愈演愈烈
3. 技术进步推动成本降低
- 衬底生长工艺优化
物理气相传输法(PVT)等技术改进,使SiC晶体缺陷率降低,良率不断提高。例如,6英寸衬底的微管密度从10个/cm²降至1个/cm²以下,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 8英寸衬底降本趋势明显
理论上,8英寸SiC衬底可将器件制造成本降低60%,但目前良率仍需优化,短期内仍以6英寸为主。
4. 规模效应提升成本竞争力
- 垂直整合模式降低成本
龙头企业(如比亚迪)已经建立从衬底到模块的全链条布局,减少供应链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025年SiC市场价格预测与趋势
- 6英寸SiC衬底
2025年价格下降幅度预计放缓至10-20%,底线可能稳定在2000元以上。 - 8英寸SiC衬底
当前价格8000-10000元,预计可快速降至5000元以内,但受限于良率,短期内仍难成为市场主流。 - SiC功率模块
国产6并SiC模块价格预计降至1200-1500元,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结:SiC市场迎来产业洗牌,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SiC市场正处于技术突破、产能扩张和价格下降的关键阶段。短期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但长远来看,这将促进SiC产业链的成熟与优化。
2025年,行业洗牌加速,资金实力强、技术领先、供应链整合能力突出的企业将成为最终赢家。价格战告一段落后,SiC产业将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行业提供更优质的核心材料。

创建时间:2025-04-18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