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化合物、幄肯科技、西湖仪器入选浙江省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
近日,万物生长大会组委会正式发布了浙江省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包括“浙江独角兽企业”、“浙江未来独角兽企业TOP100”以及“浙江种子独角兽企业TOP100”。
在本次榜单评选中,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中电化合物与幄肯科技凭借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的核心技术突破,入选“浙江未来独角兽企业TOP100”。此外,聚焦高端精密仪器制造的西湖仪器,凭借自主可控的半导体检测设备技术,成功跻身“浙江种子独角兽企业TOP100(先进制造)”。
此外,清纯半导体、派恩杰、晶瑞电子、晶越半导体、晶能微电子、至晟微电子、华熔科技等多家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同样入选榜单。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G5ZBCEL4GwCflWUdLWSftQ
士兰微:SiC芯片第四代技术送样,8英寸产线加速布局
4月8日,士兰微披露公司碳化硅项目的最新进展。经过加快建设,第Ⅱ代SiC芯片生产线产能正在释放。同时,第Ⅳ代SiC芯片与模块已送样,且预计2025年将上量。
士兰微自主研发的第Ⅳ代平面栅SiC-MOSFET芯片已送样多家客户评测,其性能指标接近国际主流的沟槽栅技术。这一突破意味着,士兰微在SiC核心技术上已撕开进口替代的缺口。
从技术迭代路径看,公司此前量产的Ⅱ代SiC芯片已成功打入国内4家头部车企供应链,累计交付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超5万只,良率与稳定性获客户认可。而第四代技术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芯片能效,为高压平台电动车、超充桩等高端场景铺路。
同时,士兰微还加快推进“士兰集宏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项目的建设。截至2024年底,士兰集宏8英寸SiC mini line已实现通线,公司Ⅱ代SiC芯片已在8英寸mini line上试流片成功,其参数与公司6英寸产品匹配,良品率明显高于6英寸。
士兰集宏主厂房及其他建筑物已全面封顶,正在进行净化装修,预计将在2025年四季度实现全面通线并试生产,以赶上2026年车用SiC市场的快速成长。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MlINmzxSumLCnzPBg4YjAw
近日,红点新材隆重推出第二代多孔石墨,解决碳化硅长晶包涵体问题及相关缺陷,推动客户提质增效,创造竞争优势。
多孔石墨作为一种关键工艺调控材料,对碳化硅长晶的缺陷控制和生长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减少碳包裹物缺陷 :在PVT法长晶过程中,原料粉体分解会形成游离碳颗粒,这些颗粒会随气流上升进入晶体界面形成包裹物缺陷。多孔石墨内部曲折的孔隙通道可以有效阻挡碳颗粒,降低晶体缺陷密度。
2. 调整气相组分布:通过多孔石墨表面均匀的孔隙结构,可调整物质流的扩散速率和气流分布,避免局部过饱和导致的晶体缺陷,并优化晶体形态。
另外,多孔石墨还有调节温度场,调控晶体生长速度等重要作用。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k9csVQD7VCxF7b-ibS69wQ
近期,杭州晶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驰机电”)官方宣布在12寸碳化硅晶体生长技术上取得新进展,成功开发出电阻法12寸碳化硅晶体生长设备。据悉,该晶锭形态完美,表面微凸度精准控制在2.4mm以内,成功突破同一炉台多尺寸生长技术壁垒,实现了同一台设备既可稳定量产八寸碳化硅单晶,又完全具备生长十二寸碳化硅单晶的能力。
据悉,晶驰机电该设备采用电阻式物理气相传输(PVT)方法生长碳化硅晶锭,通过创新的结构和热场设计,结合先进的过程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控制方法,实现了均匀的径向温度和宽范围精准可调的轴向温度梯度。这使得设备能够精准控制长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并实现高度智能化运行。更重要的是,该设备能够无缝“一键切换”生产8英寸和12英寸的碳化硅单晶。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QFKmtqC_lsZ0MbhoxOfUgA
近日,据“尖草坪发布”消息,山西天成自主研发的12英寸碳化硅长晶炉已进入炉体组装和工艺调试阶段,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投放市场。该公司技术研发和生产涉及碳化硅粉料合成、装备设计等制造全流程,形成了碳化硅衬底材料生产的优势闭环。
此外,山西天成在2024年实现了8英寸SiC单晶技术研发突破,开发出了直径为202mm的8英寸SiC单晶,各项参数指标良好。2024年该公司组合营收达到2100万元,其中80%的收入来自碳化硅单晶衬底生长装备的销售。另外,2025年第一季度已收到500万元的订单。
据悉,山西天成位于山西太原中北开发区的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投产,建设完成后可年产5万片碳化硅衬底。2024年,公司还开始建设项目二期,包括厂房扩建、设备扩充以及构建多条切磨抛加工线。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QFKmtqC_lsZ0MbhoxOfUgA
连科半导体八吋硅区熔炉及碳化硅电阻炉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月2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无锡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对由连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
专家组一致认为,“8 吋/12 吋碳化硅电阻炉及工艺成套技术” 项目,联合了浙江大学等单位,在行业首次推出直流双电源加热器、双温区热场结构,加热功率下降35%,降低到28Kw;开发了高精度控制软件,实现了对气体流量、压力的精确控制,满足了8吋/12吋SiC单晶的稳定生长,技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在多家碳化硅衬底企业推广应用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助力客户生长8吋/12吋碳化硅晶体,厚度达到5cm以上。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mm 区熔硅单晶炉成套技术”项目,独创了下主轴与密封内衬分别由伺服电机驱动并同步耦合控制的技术,及第二相机测量熔化流量的控制新思路,攻克了主轴高精密加工和装配问题。形成了关键技术-样机示范-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技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项目技术已在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成功投产并稳定运行,技术重现性好、成熟度高。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sqnnZdtrTYEav2pfNFGTg
罗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推出4in1及6in1结构的SiC塑封型模块“HSDIP20”。该系列产品非常适用于xEV(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以下简称“OBC”)的PFC*1和LLC*2转换器等应用。HSDIP20的产品阵容包括750V耐压的6款机型(BSTxxx1P4K01)和1200V耐压的7款机型(BSTxxx2P4K01)。通过将各种大功率应用的电路中所需的基本电路集成到小型模块封装中,可有效减少客户的设计时间,而且有助于实现OBC等应用中电力变换电路的小型化。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EVdPDWMfs5AMvpZsx-YcAw
三菱电机集团4月15日宣布,于4月22日开始供应两款新型空调及家电用SLIMDIP系列功率半导体模块样品——全SiC SLIMDIP(PSF15SG1G6)和混合SiC SLIMDIP(PSH15SG1G6)。作为该企业SLIMDIP系列中首款采用SiC技术的紧凑型端子优化模块,这两款产品在小型至大型电器应用中均能实现优异的输出性能与功耗降低,显著提升能效表现。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2TVkcUljTbdybM-YLxfgBw
基于公司成熟量产的第二代车规SiC MOS平台,华润微电子功率器件事业群(以下简称PDBG)推出了1200V 450A/600A的半桥DCM和全桥HPD共四款主驱模块。该系列模块兼具SiC器件的低导通损耗、耐高温特性以及DCM、HPD模块的高功率密度、高系统效率等优异性能,在汽车主驱系统应用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6V3HDc-wSB8pHgkmT_NbjQ
2025年4月16日,在上海举行的三电关键技术高峰论坛上,方正微电子副总裁彭建华先生正式发布了第二代车规主驱SiC MOS 1200V 13mΩ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头部领先水平。方正微电子第二代车规主驱SiC MOS在第一代的高可靠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缩小Die size,提升FOM值,实现了在行业主流芯片面积需求条件下性能提升,可靠性3倍于行业通用认证要求:低导通电阻(13mΩ)、高击穿电压(>1500V)、高阈值电压(3V)、高可靠性(>3000小时)以及可支持1000VDC电驱系统”等特点。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gt3hjL4SXRa94n3poNdhTQ
4月17日,纳微半导体宣布推出最新SiCPAK™功率模块,该模块采用环氧树脂灌封技术及纳微独家的“沟槽辅助平面栅”碳化硅MOSFET技术,经过严格设计和验证,适用于最严苛的高功率环境,重点确保可靠性与耐高温性能。目标市场包括电动汽车直流快充(DCFC)、工业电机驱动、不间断电源(UPS)、光伏逆变器与功率优化器、储能系统(ESS)、工业焊接及感应加热。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Tw6_bSJOlrD3zo_olGS2WA
江苏天晶智能发布12英寸碳化硅超硬材料超高速多线切割机
4月8日,据江苏淮安官方消息,江苏天晶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晶智能”)在12英寸碳化硅(SiC)切割设备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正式推出TJ320型超高速多线切割机。
据悉,TJ320机型集成了自主研发的超高速伺服张力控制系统和金刚石线循环切割技术,在线运行速度高达3000米/分钟,切割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300%,切割过程中张力控制精度大幅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加工稳定性。并且其支持4-12英寸晶圆兼容,单台年产能达20万片,可满足500辆新能源汽车的碳化硅电驱需求。
图4. 天晶智能发布12英寸碳化硅超高速多线切割机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QFKmtqC_lsZ0MbhoxOfUgA
近日,清纯半导体推出第3代碳化硅(SiC)MOSFET技术平台,该平台首款主驱芯片(型号:S3M008120BK)的常温导通电阻低至8mΩ。该平台通过专利技术和工艺完善,实现了领先国际同类产品的比导通电阻系数Rsp=2.1 mΩ.cm²,进一步实现高电流处理能力和更小损耗,核心参数及各类可靠性已经实现了与国际主流厂商最领先产品的对标,可帮助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器进一步释放SiC高功率密度及高能量转化效率潜力,提高续航里程。
第3代产品通过了传统栅极可靠性试验对HTGB的考核、栅氧马拉松试验对寿命评估及高压H3TRB、复合应力C-HTRB等加严可靠性试验的测试。DRB、DGS等动态可靠性评估结果表明:第三代产品在动态可靠性试验前后电参数保持稳定,更适合主驱等多芯片并联应用场景,以确保系统在长期使用后依然具有较优的均流特性。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XYAB7OF7nplyvo9NifTfQ
4月7日,上汽通用五菱在杭州电竞中心举办“向上·超越”2025技术进化日活动,发布多项电智化技术成果,涵盖神炼电池、灵眸智驾、灵语座舱和灵犀动力四大板块。其中,灵犀动力3.0碳化硅电驱成为亮点。灵犀动力3.0采用十合一高集成电驱,集成P1电机、P3电机、双电机控制器模块、耦合系统模块等关键部件,系统重量降低10%,最大承载扭矩超4000N·m,结合主动加热和脉冲加热,既保证动力强劲平顺,更提升了冬季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性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灵犀动力3.0的双电机控制器模块采用行业领先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兼容无级升压技术,功率密度提升50%,效率提升2%,馈电油耗更低。据了解,五菱的双电机电控和功率模块主要供应商为柳州臻驱电控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NdC8gYyyeHpgzonYmEfU8A
近日,英国华威大学工程学院和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 赛力斯子公司 )发表了一篇题为《基于碳化硅 MOSFET 的超低杂散电感双面散热无键合线半桥模块设计》的论文。
赛力斯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双面散热、无引线键合的半桥功率模块的设计,该模块采用了银烧结技术和碳化硅 MOSFET,该模块具有几个优势:
一是模拟杂散电感低至4.7nH,两并或五并的杂散电感可分别降至2.4nH和0.9nH。
二是与单面散热模块相比,该双面散热功率模块的结温降低了30° C。极端工况下,结温 (Tj) 约为199° C,比单面设计低39° C。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f4UD7AkytKAaBtrm_80rog
山东大学/晶镓半导体:成功研发4英寸高质量GaN单晶衬底
《人工晶体学报》2025年54卷第4期发表了题为《4英寸高质量GaN单晶衬底制备》的研究快报(第一作者:齐占国;通信作者:王守志、张雷),报道了山东大学与山东晶镓半导体有限公司在4英寸高质量GaN单晶衬底制备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该论文利用独特的多孔衬底技术成功制备4英寸高质量GaN单晶衬底,其位错密度低至~9.6×105 cm-2。4英寸GaN衬底技术突破及规模化生产对GaN基器件(如蓝绿激光器与功率电子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FTXswezherNxfVgXMGV26w
BrightLoop官网透露, FLYING WHALES发布的第一架商用飞机 LCA60T的电机上,已正式启用BrightLoop的DC-AC 逆变器,主要负责动力推进、货物升降等运行工作。
据悉,BrightLoop的电源转换器采用了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包括碳化硅和氮化镓,分别用于高压和低压系统,可提高性能并减小尺寸。早在2020年,他们就与GaN Systems合作,利用 GaN Systems 的650V GaN 晶体管共同开发用于电动赛车运动和航空航天应用的最新 AC/DC 和 DC/DC 转换器产品。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lAric4OcOj8Ik8-cQN61Q
元脑服务器全面导入氮化镓(GaN)钛金电源方案,提供1300W/1600W/2000W多种规格选择,凭借氮化镓材料的高频低损特性,该方案能让智算中心主流通用服务器在20%-50%的典型负载区间时,稳定实现约96%的超高电源转换效率,超过全球最高能效权威标准80PLUS Titanium认证基值,重新定义服务器能效标准。与传统铂金电源相比,钛金电源的轻中载电能损耗可减少30%,单台服务器年节电量达数百千瓦时,万台规模数据中心折合电费每年可节省数百万元,推动智算中心PUE达到1.2以下,为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提供强力支撑。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ATz5-XPKLIzTZMTgrFb5kA
GaN专业公司宜普电源转换公司(EPC)推出了用于功率转换应用的新一代100 V eGaN FET——EPC2367。
EPC2367专为48 V中压总线架构而设计,可通过降低功率损耗、提高效率和实现更紧凑、更具成本效益的设计,显著提升功率系统的性能。
主要特性包括低导通电阻(RDS(on)):1.2 mΩ,比上一代同类最佳器件低约30%。该器件还采用了尺寸更小的3.3 mm × 3.3 mm QFN封装,从而节省了PCB空间并提高了热性能。此外,该器件在硬开关和软开关应用中的性能据称也优于同类器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功率损耗。其热循环能力是前几代GaN器件的四倍,确保了长期稳健运行。
EPC2367已经过严格的硬开关和软开关应用测试。性能结果表明,在整个功率范围内,其效率更高,功率损耗显著降低。在1 MHz、1.25 kW的系统中,与以前的GaN和硅MOSFET替代产品相比,EPC2367降低了功率损耗,同时将输出功率提升至1.25倍。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bewL431alkJt_e5hwf0Gnw
英飞凌推出全球首款集成肖特基二极管的工业用GaN晶体管产品系列
英飞凌推出CoolGaN™ G5中压晶体管,它是全球首款集成肖特基二极管的工业用氮化镓(GaN)功率晶体管。该产品系列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死区损耗提高功率系统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整体系统效率。此外,该集成解决方案还简化了功率级设计,降低了用料成本。
英飞凌新推出的 CoolGaN™ G5晶体管是一款集成了肖特基二极管的GaN晶体管,据英飞凌透露首款量产的100V/1.5mΩ型号采用紧凑的3×5mm封装,适用于服务器和电信 IBC、DC-DC 转换器、USB-C 电池充电器的同步整流器、大功率 PSU 和电机驱动器。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lh8fgQGi9hl5TY6xfbwDQ
4月14日,英诺赛科发布公告,宣布自主开发的1200V氮化镓(GaN)产品已实现量产。
据介绍,该产品凭借其宽禁带特性,在高压高频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具备零反向恢复电荷的核心优势,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能源转换系统的效率提升和小型化,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工业及AI数据中心等领域。具体来看,该产品的突破性设计不仅解决了800V电动汽车平台的车载充电系统效率瓶颈——通过缩小设备体积延长续航里程,还支持AI数据中心的高压总线架构,实现服务器电源的高密度电能转换。目前,该产品已经过客户验证,并在中大功率电源方面实现量产,未来将进一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AI数据中心等领域。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j9IflhTQvrTo8lyte9aUJw
九峰山实验室推出氧化镓科研级功率单管及“coupon to wafer”流片平台
近日,九峰山实验室(JFS Lab)向各科研机构提供氧化镓“Coupon to wafer”流片研发平台,同时提供多种科研级功率器件封装单管,包括JFS创新的Planar SBD、Trench SBD(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器件和平面MOSFET器件。它们都是基于全氧化镓材料制造,标志着JFS Lab在氧化镓半导体器件研发工艺平台有了较好的技术积累。此次发布的SBD和MOSFET科研级封装器件旨在满足客户对氧化镓器件的测试、分析及应用探索需求,进一步推动氧化镓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8xrGyWGBN4scq-9-kz5qfg
日本NCT全球首发全氧化镓基Planar SBD器件
近日,日本株式会社 Novel Crystal Technology(NCT)公司正式宣布向全球合作客户推出其创新的Planar SBD(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器件。该器件基于全氧化镓材料制造,标志着NCT在氧化镓半导体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次发布的Planar SBD器件旨在满足客户对氧化镓器件的测试、分析及应用探索需求,进一步推动氧化镓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wWe-KISINAjexzqB4ji7TA